评价
项目
|
评价项目的内容
|
对教
学目
标的
确定
|
全面性:关注知识和技能,能力和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各方面——从知识技能、思维方法、学习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和学习态度、习惯养成等方面提出目标,构成立体的、有机整合的目标体系。
适切性:要求适当——正确把握课程标准规定的、教材所体现的教学基本要求;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发展水平;反映结果与过程并重,情感体验与认知发展融为一体。
个性化:重视个性发展——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有区别的要求。
|
对教
学内容的
处理
|
理解的准确性:正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以及知识内容。
组织的合理性:知识的逻辑联系,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形成结构;教学内容的选取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与教学的目标要求相匹配,并有效服务。
呈现的适当性:内容安排有序、重点突出,表述准确,条理清楚,呈现时机恰当,水到渠成
|
对教
学过
程的
安排
|
整体的结构性:认知过程充分展开;基本训练合理安排;教学讲评恰当组织;各环节有机联系。
交流的多向性:师生双边活动,形式多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交流;信息交流渠道通畅。
进展的协调性: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提出分阶段要求,逐步达成目标;知识技能教学、能力培养、情感教育等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及时进行教学的反馈和调节。
|
对教
学环
境的
创设
|
师生关系的表现:和谐性——师生平等,互相尊重,相互合作;民主性——教学民主,教学相长;情感化——师生亲切,教师对学生热情鼓励、充满信任,学生有安全感。
提供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提供机会让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猜想,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验证等,有一定频数和充足的时间,并把握好时机。
教学手段及教育技术的应用:合理使用教具、学具、投影仪、计算机或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学习过程的设计、评价方式方法的选择恰当
|
对学
生思
维空
间的
开放
|
提出问题的情况:提出问题有一定质量——问题具有诱导性、探索性或发展性;有利于激活教材、促进思维;既让学生面临挑战又是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
组织探究、讨论、交流活动的情况:为学生采用自主探索、操作实践、合作交流过程的学习方式创造条件,能有效开展活动;体现出“探究——讨论——交流——评价”的完整过程和有机连接,以及独立钻研与合作学习的平衡兼顾。
对学生自己能做的事的处置情况:学生能做的事放手让学生先去做,鼓励学生主动去做
|
学生
参与
教学
表现
|
学生主体意识的表现:学习主动、思维积极,讲评投入,活动认真;踊跃发表意见,敢于提问、质疑。
学生参与能力的表现:会自主学习和组织活动,会提出问题和进行探究;善于表达自己观点和倾听他人的发言;善于获取、判断、选择、应用信息。
学生独立与创新的表现: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习惯;有独到见解或批判精神;求异思维灵活。
|
教师
教学
技艺
发挥
|
语言表述与板书:准确、规范、简明、有条理。
教态与激情:亲切、自然、真诚、感情充沛。
观察与聆听:细心观察学生动态,耐心倾听学生发言;进行必要的巡视或参与学生活动。
判断与应变:判断正确,反应迅速,应变机敏,处理得当。
调控与指导:适时介入,有效调控;讲评到位,指导有方,会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善于提出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
网友留言(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