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材】【诗语】2.1击破“打油诗”
第一节:击破“打油诗”
当学生了解以上知识点后,便开始实践写诗歌的过程了。一般给个题目,让学生自己写首诗。初次写诗的学生,笔法都比较粗糙,基本上无视理论知识,仍旧是停留在类似打油诗的水平上。这时候,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一般我总以学生的诗歌为例在黑板上进行现场步步修改,让学生清楚地明白正确与错误,到位与偏差的区别,只有这样学生会在一次次的修改中,其语言表达方式和诗歌内在的结构都会逐渐趋于完善。以下便是笔者现场修正学生诗歌的过程:
例:
下午茶
—806班陈孝珊
与好友同喝下午茶
慵懒地坐在木椅上
桌上静静地躺着
清香的咖啡和惹人喜爱的点心
闲聊着近期碎事
却在不经意之间
回想起那件令人不堪回首的往事
手上 放糖的动作戛然而止
往事 一幕幕的景象映入眼帘
却久久挥之不去
端起未放糖的咖啡
仰头一喝
苦涩的味道在心头荡漾
学生的这首“诗”,最明显的特点是记叙的味道非常明显,她只是把分行了而已,有简单的描述性意象但却未有想象的过程。从语言的特点上也未有“诗家语”的特点,题为《下午茶》,大多学生在初次写诗的时候都仅仅有记叙,用类似于记叙的文字进行分行。这个阶段,大多数学生仅仅是对诗歌有初步的了解,但是未真正走进诗歌的大门。想要入诗,必须要解决的就是语言的问题。能有诗家语的特质,离真正的诗歌就不远了。所以笔者必须在课堂上,现场“改诗”。通过让学生亲眼目睹“改诗”的过程,去分辨诗家语和非诗家语的特点。
既然诗歌的题目是《下午茶》,那么优秀的诗歌便是少用或者不用“下午茶”的字眼,而是通过其他事物去表现,也就是说诗人要善于选择合适的意象去表情达意。(这个必须是课堂上要引领学生的地方)通过前面理论知识的铺垫,学生纵然知道何为诗歌,但是真正实践起来,学生仍旧是一头雾水。而让他们从一头雾水到清晰明了,中间必须要经历大量的语言实践,没有这些语言实践,根本成就不了诗歌。
第一句:与好友同喝下午茶\慵懒地坐在木椅上\桌上静静躺着\清香的咖啡和惹人喜爱的点心
引导学生打开想象力,当你置身咖啡馆的时候,想表达内心对咖啡的醉意,从诗歌的角度来说,你不需要进行特别铺陈的描写,而是要重点抓住你置身咖啡馆时,骤然拥有的是一种什么感觉。然后观察你这份感觉是借由什么事物引起的,而这个事物便可成为你诗歌中的意象,你需要想象,想象这些事物,仿佛在跟你诉说着什么,仿佛事物也在你的眼里具有了生命力。(这个便是引导学生打开想象力,陈孝姗同学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定然没有全然地打开自己的想象力)
“与好友同喝下午茶”,仅有记叙,没有画面,诗歌是要有画面的。所以,这个时候引导学生去展现画面,展现你置身咖啡馆时看到的画面。
比如:阳光偷窃了一个静谧的午后
既呈现场景,又有反常搭配,诗意便骤然而出。此时教师的现场改诗,再对比学生写的诗歌,可让学生通过对比,产生思维的冲击力。而这个思维的冲击力便可让学生清楚地明白自己在日后写诗的过程中该怎么写。
原诗中的第二句,完全可不写,因为诗歌要表现的情感或者感觉,不可能用形容词去表达,总是借由其他事物或者画面而表达。第三句正可修改:光影和咖啡的香气\重叠成曼妙的旋律
这两句是让学生去关注画面的存在感,去抓住身边事物最细微的感觉,有时候感觉最难传达,这个时候诗歌中的反常搭配便可呈现意想不到的妙处。比如“重叠成曼妙的旋律”其实说的是阳光和热咖啡的水汽融合在一起的美妙感觉,但因为诗歌是简练的艺术,你不能把这份感觉用比较多的语言细细描绘,所以必须借用反常搭配来加以呈现。而“旋律”一词正中下怀,既浓缩,又可完全把两个事物交融的美妙场景予以立体呈现,更制造了诗歌的空白,便有了读者想象的空间。这个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诗歌中的诗意就是如此慢慢呈现的。
闲聊着近期碎事
却在不经意之间
回想起那件令人不堪回首的往事
手上 放糖的动作戛然而止
接着继续修改这四句,学生在初次写诗的时候,其关键是不知道如何呈现,所以还是继续回归记叙类的文字。这几句所表达的意思是:我和好友再聊天,聊着聊着想到了以前的事情,于是放糖的动作戛然而止。但此处同时要引导学生句与句之间的前后链接,很多学生在会写一两句诗意性的句子后,总是觉得写不下去了,只能呈现三四句。其关键是没有深入想象地打开想象力,也因为未考虑句与句之间的前后链接。
如果前一句是:重叠成曼妙的旋律
后一句要呈现的定然要考虑前面几个句子所呈现画面的前后相衔接关系。改成:
细小的语言指向时空
指向眼神之外的延伸
所以链接前面几句,整体修改如下:
阳光偷窃了一个静谧的午后
光影和咖啡的香气
重叠成曼妙的旋律
细小的语言指向时空
指向眼神之外的延伸
教师课堂即兴修改学生诗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学生诗歌从“打油诗”状态变成“成品诗”状态,不仅让学生深刻地了解诗与非诗在语言表达上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自己写诗打下重要的基础,学生日后在写诗的过程中,一定会注意表达方式上的反常搭配,定然会打开想象力,重构语言独特形式,以此悠然成诗。
思考题:试着写一首诗歌,注意语言表上要有反常搭配的效果,要有意象的呈现。
<< 上一篇
下一篇 >>
网友留言(0 条)